华天电力专业生产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,下面为大家介绍谐振的概念。
7.1 简介
RLC电路(或LCR电路)是由电阻器、电感器和电容器串联或并联而成的电路。名称的 RLC 部分是由于这些字母分别是电阻、电感和电容的常用电气符号。该电路形成电流的谐波振荡器,并将在谐振频率下谐振。
7.2串联电路谐振的概念
谐振频率定义为电路阻抗最小时的频率。等效地,它可以定义为阻抗为纯实数(即纯电阻)时的频率。这是因为谐振时电感器和电容器的阻抗(电抗)相等但符号相反并相互抵消。因此,在RLC 串联电路中,当电感值等于电容值时,即 X L = X C,该电路被称为处于谐振状态。对于电路,X L和 X C的值 如下所示:
X L = 2 p fL
在哪里
f = 频率
L = 电感单位亨利
在哪里
f = 频率
C = 电容单位法拉
在谐振频率 ( f r ) X L = X C
即,
7.2.1 谐振曲线
谐振曲线绘制在电流和频率之间。对于 RLC 串联电路,电流在谐振频率 ( f r )处接近最大值,并在该点的任一侧突然下降。这是由于以下原因(表 7.1):
表 7.1 电流随频率的变化
谐振曲线呈圆顶形状,因为电路电流的幅度随着频率从谐振频率变化而迅速减小。
谐振的锐度:电路的响应超过其最大响应的任意分数(通常为 70.7%)时谐振周围的频带的窄度。
选择性: 电路的选择性是衡量其抑制这些点任一侧任何频率的能力。更具选择性的电路将具有更窄的带宽,而更少选择性的电路将具有更宽的带宽。串联谐振电路的选择性可以通过仅调整电阻值来控制,保持所有其他组件相同。
7.2.2 Q因子
Q 因子给出了电流随谐振频率上下变化的程度。甲RLC电路被使用的频率之间进行区分。换句话说,Q 因子或品质因子是区分不同频率的能力。
谐振电路用于选择性地响应给定频率的信号,同时区分不同频率的信号。如果电路的响应在所选频率附近达到更窄的峰值,我们就说该电路具有更高的“选择性”。如下所述,“品质因数”Q 是该选择性的量度,如果电路的选择性更窄,则我们称其为具有“高 Q”的电路。
谐振电路应用的一个例子是无线电接收机选择 AM 无线电台。调谐的选择性必须足够高以区分
图 7.2 Q 因子
Q 因数完全取决于线圈的设计(即 RLC 电路的 RL 部分),因为电阻出现在线圈中,而不是在电容器中。
7.3 并联电路谐振的概念
“并联谐振电路”包括与电感线圈并联连接的电容器 (C),该电感线圈具有电阻 R 和电感 L,其组合连接在交流电两端。供应。
考虑具有以下元件的并联谐振电路:
一个。L = 线圈电感
湾 R = 线圈电阻。(通常非常小,与其他阻抗相比被忽略)
C。C = 电容(假设损耗较少)
d. 变频交流。来源
这里线圈 (L) 和电容器 (C) 与交流电源并联。设 R 为线圈的内阻。当 X L 等于 X C 时,无功支路电流相等且相反。因此,它们相互抵消以在主线路中提供最小电流。由于总电流最小,在这种状态下总阻抗最大。谐振频率由下式给出:
如果 R 可以忽略不计,则
请注意,任何无功支路电流在谐振时都不是最小值,而是通过将电源电压 (V) 除以电抗 (Z) 来分别给出。因此,根据欧姆定律,I=V/Z。
在f r 处,线路电流最小。总阻抗最大。在这种状态下的电路称为带阻滤波 电路。
低于f r,电路是感性的。
在f r之上 ,电路 是电容性的。
与串联谐振电路一样,当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变为1时,并联谐振电路中就会发生谐振。
7.4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的比较
7.5 RLC电路的应用
1.它们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振荡器电路。
2.可变调谐电路:这些电路经常用于模拟收音机的调谐电路。可调调谐通常是通过平行板可变电容器实现的,它允许改变 C 的值并调谐到不同频率的电台。
3.信号滤波器:可用于通过阻止某些频率并通过其他频率来过滤信号。
4.电压倍增器
5.脉冲放电电路
7.6谐振效应的应用
1.最常见的应用是调优。例如,当我们将收音机调谐到特定电台时,LC 电路会针对该特定载波频率设置为谐振。
2.串联谐振电路提供电压放大。
3.并联谐振电路提供电流放大。
4.并联谐振电路可用作射频放大器输出电路中的负载阻抗。由于高阻抗,放大器的增益在谐振频率处最大。
5.感应加热采用并联和串联谐振电路。
数字
1. 计算L = 25 mH 和 C = 30°F的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。
2. 计算L = 30 mH 和 C = 50 µF的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。如果 Q 因子为 50,还要计算电路的带宽。
下一篇: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装置分析
170 9916 3706
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41号谷方T4栋
一键分享网站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