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共振?
当电路功率因数为 1 时,包含电抗元件(L 和 C)的交流电路被称为处于谐振状态。
谐振可以在串联和并联交流电路中发生,该交流电路包含电抗元件,即电感器和电容器。
在这篇文章中,将详细解释串联谐振。
考虑如下所示的串联 RLC 电路
电路阻抗 (Z) 和电路电流 (I) 由下式给出:
由于谐振发生在单位功率因数下,只有当Xl=Xc时才会达到这种条件。
感性和容性电抗仅在特定频率下才会变得相等,该频率称为谐振频率fr。
R – L – C 串联交流电路的谐振频率 (fr) 定义为 XL = XC 时的频率。
因此谐振频率的表达式可以计算为:
共振时 Xl=Xc
如果 L 和 C 分别以亨利和法拉为单位测量,则 fr 将以赫兹为单位。
要记住的一些关键点:-
1. 在共振 Xl=Xc。
2、功率因数统一。
3. 串联谐振电路阻抗最小,即Zr=R。
4. 当 Ir=V/R 时,电路电流最大。
5. 电路中的功耗将是最大的。
由于串联谐振时电路中流动的电流非常大,因此 L 和 C 两端的电压降也非常大。事实上,这些压降远大于施加的电压。然而,整个 L-C 组合的压降为零,因为这些压降幅度相等,但彼此相差 180°。
在电源电路中应避免串联谐振,因为电路的电感和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可能会造成相当大的损坏。电源电路中的共振可能会烧断保护保险丝、跳闸断路器或对其他设备造成损坏。然而,在无线电、电视和电子电路中,串联谐振原理用于增加所需频率(即 fr)的信号电压和电流。
图示:
我们知道 XL = 2pifL,所以 XL ∝ f。因此,XL 和 f 之间的图形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。
此外,XC = 1/2pifC 使得 XC ∝ 1/f。因此,XC 和 f 之间的图形是双曲线。
从非常低的频率开始,XC 高,XL 低,电路主要是电容性的。随着频率的增加,XC 减小,XL 增加,直到达到一个值(点 P),其中 XL = XC。在这个频率 (fr) 下,两个电抗抵消,使电路成为纯电阻。这种情况是串联谐振。
随着频率进一步增加(即超过 fr),XL 变得大于 XC 并且电路主要是电感性的。请注意,在串联谐振时,电路阻抗最小。
共振曲线:
电流和频率之间的曲线称为谐振曲线。
从曲线中可以看出,在谐振频率处电流最大,因为电路阻抗最小。
谐振频率以外的频率将具有低电流值,因为在这些频率下,阻抗大于谐振频率下的阻抗。
串联谐振电路的 Q 因数:-
在串联谐振中,L 或 C 两端的电压累积到比施加的电压 V 大许多倍的值。
在串联谐振时,VL = Ir XL 和 VC = Ir XC
谐振时的比值 VL/V 或 VC/V 是衡量串联谐振电路质量的指标。
这称为电路的 Q 因子(Q 代表质量)。它也被称为电压放大系数。
Q 因子可以用 Land C 表示为:
串联谐振电路也称为接受器电路,因为这种电路接受某一特定频率(即 fr)的电流但实际上拒绝其他频率的电流。这种电路用于无线电和电视接收器。
下一篇: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装置分析
170 9916 3706
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41号谷方T4栋
一键分享网站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