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被测电缆较长时,充电电流很大,因而兆欧表开始指示的数值很小,这并不表示绝缘不良,必须经过较长时间遥测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。
交流电力电缆之所以用串联谐振直流来进行耐压试验,主要是由于电力电缆具有很大的电容,现场采用大容量试验电源不现实,所以改为直流耐压试验,以显著减小试验电源的容量。直流耐压试验一般都采用半波整流电路,由于电缆电容量较大,故不用加装滤波电容。对于35kV以上的电缆,试验电源采用倍压整流方式。试验中测量泄漏电流的微安表可接在低电位端,也可接在高电位端。
启动高压单元高压。将高压安全钥匙开启,绿灯亮;按下高压控制开关绿色按键,红灯亮;
电极尖端附近的空气隙中发生局部放电,其余绝大部分气体仍然保持绝缘状态,这种绝缘结构以气体介质为主,例如高压架空线和针尖对平版间的电晕放电等。
试验过程中,如果遇到非试品电缆绝缘缺陷使仪器出现过流保护,在查明原因后,应重新进行全时间连接耐压试验。不得仅进行“补足时间”试验
测量范围:50m~15000m,需根据电缆长度调节测量范围。
上式中f为交流电的频率,L为电感元件的电感。当交流电的频率越高或电感器的电感越大时,其感抗就越大。
0。1Hz超低频试验(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的挤包绝缘电缆线路);
绝缘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,可利用公式R2=R1×1。5(t1-t2)/10,将不同温度下的绝缘值换算到同一温度下,与上一次试验结果相比应无明显变化,一般不低于上次值的70%(式中R1、R2分别为在温度t1、t2下的绝缘电阻值)。温度换算系数最好以实测决定。例如正常状态下,当设备自运行中停下,在自行冷却过程中,可在不同温度下测量绝缘电阻值,从而求出其温度换算系数。
式中:k-标定系数,计算得出,pC/mm;(如果是指针表头的仪器有此标定值,
试验电压为3。5UokV(见表4),持续5min,试验结果:绝缘应无击穿。
电缆终端或套管表面脏污、潮湿对绝缘电阻有较大的影响。除擦拭干净外,还应加屏蔽环,将屏蔽环接到绝缘电阻测试仪的“屏蔽”端子上,当电缆为三芯电缆时,可利用非测量相作为两端屏蔽环的连线。
测量电力电缆的主绝缘电阻可以检查电缆绝缘是否老化、受潮,以及耐压试验中暴露出来的绝缘缺陷。
在现场试验时,由于电缆两头相距很远,无法实现连接,所以上述方法是不可行的。有的运行单位采用借用三相电缆中的另一相作为两端屏蔽连线,但由于测量的泄漏电流包含了另一相的泄漏电流,且每相均承受两次耐压,因此采用这种方法的等效性值得研究。
应用这一原理,测量电缆绝缘电阻及吸收比,可初步判断电缆绝缘是否受潮、老化、并可检查耐压后的绝缘是否损伤。所以,耐压前后均应测量绝缘电阻。
由于XLPE绝缘电阻很高,以致在直流耐压时所注入的电子不易散逸,它引起电缆中原有的电场发生畸变,因而更易被击穿。
对于可剥离型半导电层试样:用一种剥切钳,这是一种带刀具的钳状工具。
被试品为有机绝缘材料时,试验后应立即触摸,如出现普遍或局部发热,则认为绝缘不良,应及时处理,然后再作试验。
控制输出线接升压器端的航空插头需要往下压再旋转,才能拔出!
钳头夹紧在电缆上,钳头部固定有一切入深度为1mm的小刀,可在屏蔽层上割切一周缝隙,沿这切缝可以剥下屏蔽层(图20a)。这种剥切钳适用于24kV及以下电缆可剥离型半导电层的剥切。
下一篇: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装置分析
170 9916 3706
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41号谷方T4栋
一键分享网站到: